一、為什么玩古玩收藏的人都說中國的老錢幣沒有任何收藏價值,誰收藏了就是韭菜了???
錢幣屬于文玩中的雜項,和瓷器、書畫、玉器這種大類是沒法比的。
甚至在雜項中,錢幣都屬于價值比較低的,因為雜項中還有:金銀器、文房四寶、造像、樂器、章印這些,在一些比如佳士得、蘇富比這種大拍上,錢幣是很難被送進去的,除非一些特別稀有的大珍。
錢幣在古代屬于“實用器”的范疇,嚴格意義上說,它都算不上“古代藝術品”,乾隆愛好收藏,這是出了名了,瓷器、書畫、文房四寶、玉器,他都玩,但我不記得乾隆收藏品里包括錢幣。
現在很多人要古錢,主要欣賞錢幣上的書法,說白了還是因為消費不起書法真跡,就拿錢幣作為一個補充,這個事也就決定了錢幣收藏中某些品類的上限。
我個人的觀點是,古錢幣不能說沒有價值,但在我國百年的收藏文化中,錢幣收藏時間并不算長,大概也就是清末到當代,雖然這些年錢幣收藏的人數不少,市場也還算活躍,但長期以來并不被主流收藏界重視。
題主這種觀點肯定是錯誤的,錢幣藏家肯定不是韭菜,但這種偏頗的觀點確實反映了收藏界一直以來的鄙視鏈。
拿一幅仇英的作品和一枚古幣放一起,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哪個更值錢,這不需要專業知識,這是人類起碼的審美水平決定的,但是仇英的畫作這個星球上99%的人都無力消費。
反過來說,錢幣收藏相對門檻較低,且這個門類存世量較大,算是一種親民收藏,幾百塊錢也可以玩,雖然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稀有度都沒辦法跟那些大品類比,但是這是一種平民百姓買得起的物件,而且也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寶馬5系是好車,但是跟帕加尼比似乎又沒那么好了,這就是古幣收藏的現狀。
二、古錢幣以及近代銀元,如袁大頭、孫小頭,網上一查拍賣價格都是幾十上百萬,真的那么值錢嗎?
收藏投資市場從開始一路走到現在,錢幣逐漸展露頭角,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為現在主流的收藏品類,錢幣收藏如雨后春筍一般崛起,已經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這個時候就會有一部分人站出來預測錢幣收藏未來會怎么樣。有些專業人士指出,錢幣近期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但是相信廣大藏友見仁見智,都會有自己較為獨到的見解!
不論是人民幣金屬幣,還是人民幣紙幣;不論是普通流通人民幣,還是紀念性流通人民幣;不論是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還是現實流通的人民幣;不論是古錢幣,還是外國錢幣,其圖案不僅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圖像,也有名山大川、風景名勝、國卉名花,這些藝術圖案都是經過著名的藝術家群體反復揣摩、精心設計的,它們都是一幅幅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因此,從錢幣身上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每一套錢幣的誕生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科技有密切關系,票面圖案設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政治風貌,其印制鑄造質量反映了當時的印制鑄造技術和工藝水平。
特別是在最近的幾個月中,有相當一部分藝術品的價格已經在短時間內翻了好幾番,這一現象預示著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這主要是由藝術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致,藝術品具有極強的升值功能。
像伴隨著新版人民幣的發行,各類人民幣開始進入了新一輪的升值期。第三套人名幣行情穩中看漲,表現最為突出,忠實擁護者也越來越多,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還有歷史上遼、金、西夏等朝代鑄造的錢幣,其價值也遠遠高于同期其他朝代鑄造的錢幣;再次,要看它的材質是不是高檔,這雖說是相對而言的,但古錢中的金銀材質較少,其價值自然要比一般的銅質和鐵質古錢高許多;第四,還要看它外形美不美,即它的長相漂亮不漂亮,如王莽政權雖說是個短命王朝,但其貨幣的外形及幣面上的書法藝術都達到了非常完美的高度,王莽錢的存世量雖然還較多,但它的市場價格卻依然較高;
縱觀古今,我國各個時期的古錢幣經歷了風風雨雨五千年歷史的考驗,源遠流長,琳瑯滿目,而發展至今,古錢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更是各個時代經濟、政治制度的文化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縮影。
古錢幣,承載著中國幾千年歷史風云的厚重故事和華美樂章,記憶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文字演變和書法史,是中國歷史朝代的名片。近年來,隨著錢幣收藏的不斷升溫,古錢幣慢慢走入了人們的 視野,收藏狂潮不斷涌起,市場行情蒸蒸日上,可謂“錢”途無亮。
三、書法字畫錢幣郵票藝術收藏品這種打著投資理財幌子的公司怎么一夜之間到處都是,到底有多少水分?
先說觀點:這就是赤裸裸的針對中老年人的割韭菜行為,割的大多都是他們的退休金。這種半詐騙的行為真的太壞了?。ü芾韺诱嫘膲?,底層業務員不是壞就是傻)
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都是陷阱。
如題,不知從什么時候,各種傳統理財公司,變成了投資古玩,投資藝術品,投資股份,等等,明目琳瑯滿目,但你會發現基本都有一些共同點。
目標客戶一般都是老年人,手段一般都是買紀念品每個月返利,畫的餅一般都是紀念品增值,股份增值甚至上市分紅
當然,也有區別,比如區別于傳統理財的是你買的東西看得到,所謂“價值不菲”,還有就是爆雷的時候,會把所謂的商品給你,不至于被被起訴詐騙,畢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合同上寫的很清楚,你買的是商品。
說句真心話,這就是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割韭菜,割的都是老年人的退休金,或者說很多其實就是龐氏騙局。以下幾點,看下是否滿足:
1.普遍中老年人
2.普遍鼓吹跟國家某某大人物有關系,或者跟國外某某大人物有關系??傊笈_很硬。
3.不買沒關系,可以參加公司組織的活動,普遍活動場面宏大(看起來宏大)
4.推薦別人買,可以獲贈一些錢或者其他,總之推薦他人有好處。
5.每天公眾號微信轟炸,鼓吹企業越來越壯大,再不買就虧了。再給一個美好的夢想,抓住一夜暴富的機會。
6.實際的:每個月都有返利,比銀行高很多。
總之,一步一步把老年人(也有部分中年婦女)的錢套出來,因其所謂的產品沒有競爭力,產生不了實際的利潤,只能用新人的錢給大家返利,組織活動等等。
龐氏騙局,一旦資金鏈斷裂(必定斷裂,只是時間早晚),結果一般以下幾點:
1.緩兵之計:錢都在,企業只是暫時困難,大家一定要相信企業,共患難。(這段寶貴時間可以轉移資本了)
2.千萬不要鬧事,鬧事企業倒閉后大家的錢都沒了,誰鬧事誰就是全民公敵。(畢竟大多老年人,誰都怕錢沒了)
3.可以選擇持有手上的商品,很值錢,幾年之后還沒換錢,再不持有連商品都沒了。(大部分人為了降低損失選擇持有不值錢的商品)
4.資金鏈徹底斷裂,企業人去樓空。管理層消失,企業法人跑路,留下小嘍嘍背鍋。(很多業務員真的不是傻就是壞)
5.各種錢還能拿回來的傳言,各種維權,隨著時間推移,傳言慢慢消失,維權慢慢消失。
這其實就是簡單的割韭菜的龐氏騙局,每個進入的人都覺得自己是贏家,賺夠了就把錢拿出來。但真正拿出來的確是很少,大部分成為騙子們的韭菜。關鍵是大都是老年的退休前,就這點積蓄都被收割了,太壞。
每個人都有賺便宜的心態,此處不譴責老年人,畢竟騙子們很精明,絕大部分人一旦進入騙局根本沒有識別的能力,只會把 放的越來越多,直至爆雷后悔。
此篇,請轉給周圍還在騙局里做著發財夢的家長們,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都是陷阱。
四、收藏錢幣是什么心理?
其實很大一部分人是對未來通貨膨脹的擔心 錢幣會越來越貴
我錢幣玩了三年吧。簡單說說 一開始是因為白銀升值 去買國外的投資幣 買了不少在銀價高的時候2011年也算賺了一筆
然后逛論壇 開始玩中國1979年以后的銀幣 章
大部分被套 還好國外當時有漏可以撿一點 不賠錢不賺錢
然后再次回到國外的收藏幣 什么鑲嵌隕石的 得獎的通通玩一遍
玩完之后感覺錢幣博大精深 開始涉獵中國古錢幣
把我爸爸以前收藏的一些通通拿過來
自己又開始買 不懂 經常買貴 但是東西真
玩了銅錢后又愛上了銅鏡和帶鉤 以及青銅器
后來有個朋友又送了我一個袁大頭 我又開始玩中國老銀元
今年又和別人一起投資現代的紀念幣 什么生肖 和字書法
關于錢幣的書我大概買了三十多本 幾乎市面上稍微有人推薦的我都買了 因為我身邊幾乎沒有什么人玩錢幣
還有就是玩錢幣 真的很費錢
我經手的錢幣 加起來已經過三百萬了
雖然土豪看不上但是我覺得壓力還是蠻大的
尤其被套的時候
還好我懂得以藏養藏
現在手里投資和壓著被套的錢幣估計市值不到五十萬
手機打字先打那么多
最后兩點 一是你有賣出的渠道比買入渠道要重要
二是敢于投資單一品種 投資對了往往十倍回報
跌了也虧不到哪里去
五、錢幣的鑄造量都很大有沒有鑄造量很大但收藏價值極其高比如崇寧通重等書法價值很高的這種?
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
歷來錢幣對于品種、品相、鑄造量、需求量的討論沒有止盡。
我首先想到的一個品種是美國的摩根銀元。便宜的三四百銀的材料價格,貴的也幾萬人民幣。
這個品種因為有一定歷史地位,并且廣泛被各國錢幣收藏著認知,有很大的需求,而實際存世量又極大。入門門檻很低,幾百塊。進階玩法可以玩特殊年份,特殊造幣廠以及天然彩色包漿,上限也比較高。
對各國錢幣感興趣可以加我公眾號“名品錢幣”,講述錢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