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魯王申報地區或單位:貴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亞魯王》是苗族的一部英雄史詩,長約兩萬六千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一萬余人,四百余個古苗語地名,二十余個古戰場的細膩描述,至今口頭傳承于麻山苗族地區的三千多名歌師中。這部史詩,常在麻山一帶苗族喪葬儀式中運用,它是對亡靈返回亞魯王國時代歷史的神圣唱誦。史詩的吟唱,用的是西部苗族語言,表現形式靈活多變。有時用敘事形式朗讀吟唱,有時用道白形式問答,大量出現反復重疊和比興的表現手法,詩以散文詩為主,歌唱的曲調低沉悲涼。
公元前2033年至公元前1562年,苗族史詩《亞魯王》就有了雛形,史詩唱述亞魯王國十七代王創世、立國、創業及其發展的故事。還唱述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2年,亞魯王帶領王國的苗民遷徙到貴州,先后開發定都在“商都卜”(貴陽)和“阿代卜”(安順),最后定都麻山的歷史。“史詩”描述亞魯王國二百余個王族后裔的譜系及其遷徙征戰的故事。
《亞魯王》是在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新發現的一部苗族史詩。傳承人多已年邁,繼續傳承和記錄整理工作迫在眉睫。紫云縣有關部門正組織力量進行筆錄、錄音、錄像、整理和翻譯。首先用國際音標記音,再用漢語對譯,最后整理成漢語書寫的文本。麻江是貴州貧困縣,資金投入受限;史詩又是用西部苗語講述,且夾雜了許多古苗語,后繼人才匱乏,急需加以保護。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