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k8u6q"></acronym>
<xmp id="k8u6q">
<small id="k8u6q"><wbr id="k8u6q"></wbr></small>
<small id="k8u6q"></small>
返回首頁

二月倒春寒什么意思?

來源:www.bicloth.net??時間:2023-03-04 07:49???點擊:294??編輯:admin???手機版

二月倒春寒什么意思?

“二月倒春寒”是指初春氣溫回升較快,春的后期氣溫又比正常年份溫度低,冷空氣入侵,氣溫驟降,常伴隨著雨水,這個現象會持續好幾天,甚至好幾周,對農作物的生長也有巨大的影響。俗話說“前春暖,后春寒”這就是說的“倒春寒”。

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边@說的就是春天的氣候。春天是個氣候多變的季節,雖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還是比較寒冷,冷空氣活動的次數也較為頻繁,有的年份還會出現明顯的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不僅中國存在,日本、朝鮮、印度及美國等都有發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復雜。一般來說,當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氣南下越晚越強、降溫范圍越廣,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春季有哪些節氣?

春季里的6個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即開始的意思。每年陽歷的2月4日、5日左右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預示季節轉換,標志嚴冬已盡、春天來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勢復雜,不但春臨大地的時間有早有遲,春姑娘在各地停留的時間也有長有短。她從1月末、2月初的冬春相連的廣州起步北上,2月中旬先是到達云南昆明,下旬越過云貴高原進入四川盆地,3月中旬到達湖北武漢,下旬越過河南鄭州和山東濟南,4月上旬抵達京津地區、中旬跨過山海關來到塞外沈陽,下旬經由長春到達哈爾濱,5月20日前后,才能光臨我國北疆最遠的地方――漠河。

就全國主要農事而言,東北地區立春節氣要頂凌耙地、送糞積肥,并做好畜生防疫工作。華北平原要積極做好春耕準備和興修水利。西北地區要為春小麥整地施肥。華南地區因為氣溫較高,此時已經展開了全面的春耕春種工作。西南地區要抓緊耕翻早稻秧田,做好選種、曬種以及夏收作物的田間管理。

立春是青少年易患病的敏感時期,特別是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的感染,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如何預防這些疾病呢?其一,青少年是易感人群,因此要盡量不去公共場所,注意與感冒病人隔離。其二,春季氣候多變,應注意保暖,切忌受寒。其三,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適度開窗通風換氣,必要時關閉門窗,用食醋熏蒸消毒空氣。其四,注意飲食衛生,飲食要清淡,多喝水,不吃或少吃零食。其五,多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其六,如果患病一定去醫院診治。

雨水

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為雨水。雨水有兩層意思:一是由降雪轉為降雨;二是自“雨水”起天氣回暖,南方暖濕氣流勢力漸強,降水量增多?!坝晁边^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已達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在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地區氣溫已超過10℃,但華北平原氣溫仍在0℃以下。在這樣的氣候背景下,黃淮平原及其以南地區開始降雨,華北平原有時仍會雪花紛飛。

在農事上,就大田來看,“雨水”前后油菜、冬麥普遍返青,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多。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的降水量一般較少,常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應及時進行春灌?;春右阅系貐^此時一般雨水較多,應做好農田清溝瀝水,中耕除草,預防濕害爛根。華南雙季早稻育秧工作已經開始,為防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秧苗的危害,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天氣搶晴播種,力爭一播全苗。西北高原山地仍處于干季,容易發生火災。另外,寒潮入侵時可引起強降溫和暴風雪,對老弱幼畜危害極大,所有這些,都要特別注意防范。

雨水節氣常處春節和元宵節之間,當大家忙忙碌碌、歡歡喜喜過節時,要飲食有度、起居有常,爭取過一個健康、快樂、平安、祥和的節日。在生活上,應改變過節時炸、煮、蒸一大堆食品,每天再“重新熱”的習慣。食物要保持新鮮,慎防變質,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應注意飲食的控制。例如:慢性胃炎患者,飲食不當更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加重;慢性膽囊炎或胰腺炎患者,要減少脂肪的攝入;心腦血管病患者,飲食以清淡為主;痛風患者忌吃海鮮,忌飲酒。另外,還要注意飲食有節、細嚼慢咽、低糖低鹽、戒煙限酒、講究衛生等良好習慣。

驚蟄

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驚蟄前后之所以會偶爾大雷,是因為大地溫度漸漸升高,地面熱氣上升或者北上的濕熱空氣漸活動頻繁。但我國南北跨度大,云南南部一般在11月份能聽到雷聲,到北京要次年4月下旬才聽到。

驚蟄代表著春耕的開始。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急需水,一旦缺水就會減產,所以此時對冬小麥、豌豆等要及時澆水。此時土壤仍處于凍融交替狀態,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損失的重要措施。華南則應及時進行早稻播種,同時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驚蟄時,天氣忽冷忽熱,濕度增大。當人體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時,極易受到病原體侵襲,易發生感冒,因此應少去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出汗后立即擦干。膳食葷素搭配,多吃雞蛋、鮮魚、豆腐、蔬菜水果等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

春分

“分”即平分的意思,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春分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上升到10℃,進入真正的春季。但天氣回暖過程中,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又回到寒冷狀態,這種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氣叫做“倒春寒”。

嚴重的倒春寒不僅使棉花早稻等作物造成爛種爛秧和死苗,還影響油菜的開花授粉,降低產量。因此,一方面,抗御旱災仍是春分時節的重要農事活動;另一方面要加強凍害防御。常用的方法有選用抗寒種子,麥子播種深度合理,增施鉀肥,灌水或噴霧等。

春分雨水多,物品容易發霉。氣溫、氣壓、氣流、濕度等氣象要素變化無常,所以常引起許多疾病的復發。要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盡量避免煩惱生氣。要注意保暖防寒,順應氣候變化來增減衣服,以達到保養人體陽氣,防病保健功效。在睡眠方面,春天可晚睡早起。常到室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平時以小運動量的活動為宜,傍晚可以步行、跑步、打太極拳。

清明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歷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升至12℃,冰河解凍,百花吐蕊,農人忙著播種。

北方播種春季作物玉米高粱等,應注意防御晚霜凍對小麥玉米等的危害。南方多種植物進入展花期,為提高果收率,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黃淮以南地區的小麥已拔節,要做好小麥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方面充沛的雨水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另一方面也要防御降水過多。

清明時節外出春游踏青需防花毒,注意防勞累,也要注意防花粉過敏。隨著氣溫的升高,有些人迅速脫下厚重的冬衣,但清明的天氣乍暖還寒,氣溫波動大,早晚有些涼,容易受涼感冒。

谷雨

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為谷雨。谷雨已經是暮春時節,谷雨前后,天變暖,霜雪斷,雨量也較前增多,是春作物播種出土的重要季節,高粱、谷子、春玉米、紅薯等早秋作物也開始種植。

此時,小麥要抓緊施肥,秧苗要追肥。對油菜進行一次葉面施肥,能促進種子肥大。各地應抓住適宜天氣下種棉花、玉米、小麥等。谷雨時春茶的采制已進入旺季,宜抓緊進行。

谷雨處于春夏交接之際,許多地方風大沙多,對健康極為不利。這時應避免在沙塵天氣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或工作盡可能選擇浮塵較輕的時段,并在外出時戴口罩或用紗巾裹住頭。要關閉居室的門窗,避免浮塵進入室內。注意飲食調理,多喝水,適當吃些具有清除肺部污染的食物。

知識點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以春分點為點,將黃道等分為24段,每段為15度,太陽每移行15度就表示到了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由于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于中國地域廣大,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很大,二十四節氣并不適合于每一個地區,主要適用于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国产欧色美视频综合二区 我的妺妺h伦浴室视频
<acronym id="k8u6q"></acronym>
<xmp id="k8u6q">
<small id="k8u6q"><wbr id="k8u6q"></wbr></small>
<small id="k8u6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