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常州市
常州小熱昏是在廣泛流行于江浙一帶的同名曲藝形式的基礎上,依托常州地方語音和民間曲調進行說唱表演的獨特曲藝形式。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因傳統節目大多諷喻當時社會的黑暗現象,為免遭麻煩和迫害,藝人們取名為“小熱昏”。
常州小熱昏的表演形式以唱為主,兼有說白。節目內容講求生動風趣,說白滑稽幽默,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多化用當地百姓熟悉的民歌小調,如梨膏糖調、青年曲、柳青娘調、宣卷調、小放牛、花鼓調等,也有借用常州攤簧等的唱腔曲調配詞演唱的情形。伴奏樂器為小鑼和竹板。因其形成源于售賣梨膏糖(一種可以清熱化痰的熬制糖果)時的叫賣招徠,故舊時的藝人們行藝時,都兼顧售賣梨膏糖,邊售賣梨膏糖邊表演。一般的演出程序因而為:開場、賣口、唱曲、賣糖、唱篇、送客。后來出現了高臺表演,也多以賣梨膏糖的工具作為演出道具。
常州小熱昏不僅自身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也是蘇南滑稽戲、常州道情和獨腳戲等藝術形式的重要孕育母體。但其在現代的發展遇到了極大困難,藝人急劇減少,演出市場萎縮,傳統節目流失,急需搶救和保護。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