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k8u6q"></acronym>
<xmp id="k8u6q">
<small id="k8u6q"><wbr id="k8u6q"></wbr></small>
<small id="k8u6q"></small>
返回首頁

古琴藝術·金陵琴派

來源:www.bicloth.net??時間:2023-03-13 14:24???點擊:109??編輯:admin???手機版

金陵琴派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南京市

古琴藝術·梅庵琴派

金陵琴派是我國古琴藝術流派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藝術活動主要集中在江蘇省南京地區。歷史上,金陵琴派與其他琴派借鑒互補,促進了古琴藝術的全面發展。清末民初,金陵琴派出現了黃勉之、楊宗稷等代表人物,黃勉之創辦的金陵琴社讓琴壇充分領略了金陵氣象。1934年,由王心葵、徐元白、夏一峰等人發起創立青溪琴社,活躍金陵琴壇的同時,堅持進行古琴藝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工作。1954年12月,南京樂社正式成立,社中包含一個古琴組,其后古琴組獨立出來,定名為“金陵琴社”。

古琴藝術·梅庵琴派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金陵琴派融南北琴風于一體,在節奏、指法和音樂意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金陵琴派強調琴家應具有全面藝術修養,認為只有通過由“琴心合一”到“天人合一”的道路,才可能達到高雅精致、清澄脫俗的藝術境界。金陵琴派主張琴歌與琴曲并存,反對一味雷同,其指法靈活細膩,演奏風格飄逸灑脫、跌宕起伏,尤善以“頓挫”取勝,《蔡氏五曲》、《關雎》、《秋塞》、《梅花三弄》、《醉漁唱晚》、《瀟湘水云》等都是其代表琴曲。

金陵琴派既是我國古琴藝術的一個重要流派,又是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民間音樂流派之一,在中國古琴音樂史占據一席重要位置,并對后世山東諸城等琴派產生較大影響。金陵琴派的藝術活動在“文革”期間被迫停止,1978年后重新恢復。近年來西方強勢音樂文化的沖擊和職業化、專業化音樂教育的發展,使古琴原有的傳承系統遭到破壞。目前金陵琴派在后繼人才培養、曲目整理、音像資料保存及樂器保護與修復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有關方面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国产欧色美视频综合二区 我的妺妺h伦浴室视频
<acronym id="k8u6q"></acronym>
<xmp id="k8u6q">
<small id="k8u6q"><wbr id="k8u6q"></wbr></small>
<small id="k8u6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