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董與文物有什么區別?
1.古董一詞的來源撲朔迷離,唐時即見,有人猜測出于方言,明代董其昌在其著作《骨董十三說》指出:“‘骨’者,所存過去之精華,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曉也?!嵌?,即明曉古人所遺之精華也?!苯W的領袖章太炎則在《新方言·釋器》里考據:“匫,古器也,呼骨切。今人謂古器為骨董,相承已久。其實骨即匫字,董乃馀音。凡術物等部字今多以東部字為馀音。如窟言窟籠,其例也?!蔽铱粗加械览?,但是又都不全對。今人往往以所有的古物為骨董,但其實骨董的范圍沒有那么大,金石學的研究對象碑帖、藝術家創作的書畫,是不在骨董范疇之內的。
2.文物一詞,最早指的是典章制度,用于指實物則是1949年以后。當時由政務院以及后來的國務院所頒布的一系列有關文物保護的法規,均使用了“文物”。特別是1962年《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明確了“文物”一詞的范疇,而直到1982年《文物保護法》公布實施,才將“文物”一詞及其包括的內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了下來。不過我覺得文物保護法中文物的定義并不清晰,姑且引用如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筑;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認定的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批準。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第三條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文物這個詞我覺得是不能拆開理解的。
3.“文物”和“骨董”最大的區別,是文物概念還包含了不可移動文物,以及可移動文物中的近現代文物;而骨董則僅指可移動文物中,除了石器、碑帖和書畫以外的歷史文物。
二、如何區分古董與文物兩種概念?
1.從發展史的角度說,古董這一概念的形成早于文物。
北宋時期,以青銅器、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金石學興起,以后又逐漸擴大到研究其他各種古代器物,當時的文人墨客把這些器物統稱之為“古器物”或“古物”。在明代和清初比較普遍使用的名稱是“古董”或“骨董”。到清乾隆年間開始使用“古玩”一詞,正如趙汝珍在《古玩指南》里所述,所謂文物,“明時諸家記載尚稱骨董或古董,古玩乃清季通行之名詞?!边@些不同的名稱,涵義基本相同,但在很多場合,古董、骨董和古玩,是指書畫、碑帖以外的古器物,即所謂的“硬片兒”。
2.文物這一概念通過法律確定下來,是共和國時期的事兒。1949年以后,文物保護作為新中國國家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政府統籌進行管理。由政務院以及后來的國務院所頒布的一系列有關文物保護的法規,均沿用了“文物”一詞特別是190年《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明確了“文物”一詞的范疇,而直到1982年《文物保護法》公布實施,才將“文物”一詞及其包括的內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了下來。
62年《文物保護法》對文物范疇的闡述:
國家保護的文物的范圍如下:
(一)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重要人物有關的、 具有紀念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等;
(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三)各時代有價值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
(五)反映各時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82年文物保護法對文物概念的闡述: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薄拔奈锸侵妇唧w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薄爱敶袊鶕奈锏奶卣?,結合中國保存文物的具體情況,把‘文物’一詞作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遺留下來的,由人類創造或者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一切有價值的物質遺存的總稱?!薄捌浞秶鷮嶋H上包括了可移動的和不可移動的一切歷史文化遺存,在年代上已不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現代,直到當代?!?br/>
02年文物保護法修訂之后對文物的定義
“即包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畫;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筑;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blockquote>三、如何鑒別某個東西是古董還是文物?
古董和文物有很多相交之處,但又不完全一樣。。。
國家文物局對文物有專門定義和定級,可以參看。。。
古董中有相當部分附合國家文物局標準的就是文物,不附合的,就不是文物。
您朋友秦朝的瓶子,如果是真的肯定是文物。但贗品仿古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私下交易是違法的,而賣假的或仿制的卻不違法,只不過是商家利用民間好古藏寶心理賺昧心錢而已。。。。。。
四、我有事不明白,既然文物法規定買賣文物違法,為什么會有古玩市場的存在,古玩店倒底賣的是什么?
要區別文物和古玩兩個概念,且不是所有稱得上文物的古玩都禁止買賣,流傳有序的可以買賣。
五、收藏古玩,古董,為什么年輕人很少?
因為年輕人對古玩和古董沒有購買力,也沒有真假辨別能力。畢竟收藏古玩、古董需要一定的鑒別能力和財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年輕人對這些的歷史沉淀是不太夠的。
六、文玩、古董、古玩,這三者的區別都是什么?
文玩老鋪:文玩、珠寶和古玩,其實我們是三個行業!剛好,前幾天寫了個文章,可以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