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是瓷器的巔峰嗎,現在還燒的出五大名窯那種瓷器嗎?
中國歷史上瓷器巔峰始于宋 至清末光緒小高峰
宋五大名窯及各地方窯建窯 湖田 龍泉……等等窯第一高峰
元代又迎來瓷器的另一個巔峰,元青花橫空出世奠定瓷器霸主地位,
僅明代瓷器的巔峰就有3次,明初至宣德 明中成弘 明晚嘉萬,明代瓷器各名品尤其珍貴,
經清三代瓷器又達另一個高峰 名品也不少而止于乾隆,至光緒瓷曇花一現,
陶瓷藝術是全人類文明的珍貴遺存 北宋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 也是傳統制瓷工藝繁榮昌盛的創造期,為后來瓷器巔峰奠定基礎 ,宋代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各地名窯迭起,今已發現的古陶瓷遺址分布于全國各地,
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采,是我國及全人類的寶貴遺產,
巔峰時期所創 各名品至今都價值連城 簡單介紹 有以下
宋汝、均、哥、官、定 五大窯所流傳至今的瓷器自然價值不菲,,元青花釉里紅祭蘭自然也不用說 ,,明初釉里紅 永宣青花 名聲在外,成化斗彩如雷貫耳,嘉萬青花五彩名頭雖不及前者仍獨具特色,其實崇禎青花也很不錯,本人不喜清史 對清代瓷器沒研究 清代瓷器就不贅言了,清代瓷器也有很多不錯的品種
我國古代瓷器發展史 高峰一個接一個實在太多太長,此處略去10萬言,, ,
至于現在能不能燒造高峰期的瓷器,自然是可以的,基本沒差別,可能唯一區別就是厚重的歷史文化罷
二、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窯有什么異同?
荷蘭人,單說一下現代的汝瓷和鈞瓷吧。
汝瓷產于河南汝州,鈞瓷產于河南禹州,都屬宋代五大窯。
汝瓷風格清雅樸素,最著名的是青瓷,嚴格來說應該是天青色?;兆谔嵊小坝赀^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比旮G開窯于北宋晚期,靖康之后,汝瓷也隨之消亡,前后不過二十年,因此傳世不多,南宋時期已經十分珍貴,今日價值,不必多說。汝瓷最大的魅力在于開片,開片本質上是一種釉面缺陷。瓷器的胎和釉成分不同,物理性能也不一樣。物質受熱膨脹,遇冷收縮。瓷胎比瓷釉的膨脹系數大,瓷器燒成冷卻的時候,收縮幅度大的胎體就會把玻璃質的釉層拉碎,釉面出現開片。但由于胎體本身完整,而且胎釉結合牢固,釉層即使開裂,也不會剝落或起翹,絲毫不影響使用。正是這種無意的缺陷早就了瓷器的獨特魅力。光線照射下光澤的變化形成了冰片一般的美感。
由于失傳已久,現代汝瓷工藝的開發一直跟不上。近幾年逐步發展,在汝州當地已經逐步產生了一批現代汝瓷大師。時代在變化,汝瓷也不再囿于天青一色,多了豆綠,卵青等等諸多釉色,造型、工藝、釉質也在不斷吸收其他瓷種的長處發生變化。市場方面由于復興時間尚短,所以汝瓷市場還比較混亂,且一般工藝品價格較其他比較低。
鈞瓷起于東漢,成熟于唐,勝于宋。最大的特點是配釉復雜,加之獨特的“窯變”現象,使得鈞瓷擁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美譽。建國之后,鈞瓷的發展很快,這幾年已經逐步形成產業?,F代鈞瓷技藝也日臻成熟。
鈞瓷最大的魅力在于窯變。窯變是指釉料中的礦物質在高溫爐火下發生的獨特化學反應。由于釉料化學成分復雜,細小的配料變化經過窯變可能產生出奇異的效果,這種效果就是在技術經驗積累如此發達的現在,也基本屬于不可控的狀態。這就使得鈞瓷的燒制在某種程度上含有“碰運氣”的成分,也正是這一份運氣,使得鈞瓷更加珍貴。市場方面,現代鈞瓷的發展十分興盛,大師很多,作品也各具特色。鈞瓷的收藏市場相較于汝瓷也成熟的多。
現在,技術的進步帶來的變化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瓷器作為收藏品價值連城,但是如果想要以此謀生,小子還是奉勸各位入行需謹慎。當然作為平頭百姓,平時花個幾百幾千塊錢買兩件近代大師的精品放在家里細細品玩,還是頗有怡情之效的。
最后放上兩張當代汝瓷大師朱文立老師和孟玉松老師的作品。
朱文立老師的作品,筆架。
孟玉松老師的作品,蓮花碗。
三、中國八大瓷器是哪些?
八大名窯
分別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五大名窯及景德鎮窯、耀州窯、磁州窯,是中國瓷器的代表作。
話不多說,上圖!
1.汝窯——雨過天晴云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正如周杰倫歌里寫的:”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汝窯其釉色,如雨過天晴,溫潤古樸,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
2.官窯——官瓷重楷模,精華四海粹
官窯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紋理布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
3.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
4.定窯——釉色透明,柔潤媲玉
定窯的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釉色潔白晶瑩,很多積釉形狀好似淚痕,被稱為“蠟淚痕”,隱現著黃綠顏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稱“竹絲刷紋”。
5.鈞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獨樹一幟。傳統鈞瓷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雞血紅、茄皮紫、葡萄紫、朱砂紅、蔥翠青……釉中紅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謂紛彩爭艷。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6.景德鎮窯——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瓷釉色白而略帶青色,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為景德鎮窯的新創,其色調給人以清新爽快之感。
7.耀州窯——以刀代筆,色澤青幽
紋飾刻的非常清晰,帶有北方人的性格特點,史籍上記載又叫刀刀見泥
8.磁州窯——黑白對比,強烈鮮明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于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并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
四、宋瓷為什么會這么出名呢?
一提到古瓷,大多數人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以上宋代五大名窯,在漫長的中國陶瓷史上,人們把宋代五大名窯當作是宋代陶瓷技術與藝術的最高水準的代表。
李彥君強調,用科技的衡量標準來衡量宋代五大名窯,會發現宋代五大名窯的概念界定草率和模糊,缺少具備說服力的依據。
“拿定窯來說,定窯創新了覆燒法,在提高成品率上做出了貢獻,但這個發明,是為了提高產品產量,而不是提高產品質量。定窯在陶瓷藝術上的表現并不突出,白瓷的燒造難度也是最低的。汝窯在為宮廷燒瓷的過程中把工藝提高了,釉色提純了,但燒造溫度低,燒成難度小,燒造工藝很容易被模仿。官窯的技術基本承接自汝窯,身份高貴但缺少獨創性。哥窯嚴格意義上不是一個窯口,而是一種開片瓷的總稱,開片瓷好多窯口都燒,總體上對于陶瓷工藝并沒有可圈可點的突出貢獻。鈞窯的窯變是陶瓷火的藝術的代表,但在宋代鈞窯并未成氣候,鈞窯真正的影響力發揮在金元兩朝?!?/p>
同樣在這套衡量標準內,與身價人氣居高不下的汝、官、哥、定、鈞相比,有一些宋代窯口可以被看作是陶瓷收藏和研究的“遺珠”。這些窯口在藝術與技術上都有創新之處,也擁有著非同一般的海內外影響力?;诖?,李彥君列出了他心目中的“宋代五大名窯”,并一一道明了理由。
建陽窯應排在宋代名窯的首位。古代人類智慧充分凝結在建陽窯的瓷器中,燒成難度大、成品率低,同時擁有難以復制的藝術獨特性,如今仿造都存在難度。第二是龍泉窯,其創新體現在釉色上,粉青、梅子青等釉色是其他窯口模仿不來的。龍泉窯在裝飾方法上將鐵銹花引用到陶瓷工藝上,也是一大突破。此外不得不提的是龍泉窯對朝鮮、日本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影響很大。
對外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的還有越窯、耀州窯和吉州窯,三者都在陶瓷工藝的不同方面作了革新,因此李彥君把越窯、耀州窯和吉州窯也列入宋代名窯名單里。越窯是中國最古老的青瓷發源地,它創新了秘色瓷,釉色更加清亮。越窯對于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瓷器的生產有著重要影響。耀州窯的燒造時間從唐代延續到今天,最早燒成了天青釉,進一步發展了刻花工藝,賦予其更多的層次感。最受冷落的吉州窯,是創新品種最多的宋代窯口,突出表現在裝飾方法上,樹葉、剪紙、貼花、刻花、印花、兔毫、黑瓷、金彩樣樣都有。吉州窯將多種窯變集于一身的工藝是其他任何窯口不能相比的。
研究和收藏陶瓷多年的李彥君十分感慨,“中國優秀珍貴的文化遺產千千萬萬,不應該因為陳舊的評價體系而使得一些珍寶備受冷落。市場盲目追高,使得本應得到重視、研究的陶瓷窯口淡出人們的視野。我們應該認識到,時代在變化,收藏和研究的觀念和理念也應該更新,科技水平應該成為衡量窯口的關鍵尺度。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