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姓人口2020年總人數?
鄭姓在當今全國姓氏排名為第21位,人口達1371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97%。
鄭姓的來源有五:
1、源于姬姓,以國號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鄭國,遠祖為鄭桓公。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稱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為商朝一方國。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
4、源于地名,以居邑名稱為氏。
5、源于改姓而來:
①朝鮮族改鄭姓: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樸儒理執政時期,開始仿漢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鄭氏。
②蒙古族改鄭姓:屬于以帝王賜姓為氏。
③裕固族改姓鄭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稱增斯恩氏、贈坷斯氏,因姓氏過于繁復,后多簡化成漢姓為鄭氏。
鄭姓人口2020年大約在1100多萬,是人口最多的第二十一位大姓,在浙、閩、臺地區最為昌盛。當今鄭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9%,總人口大約在1100多萬。
二、土族和裕固族的文化好相似,它們是兄弟民族嗎?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國家在1979年為土族人民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以漢語拼音字母為字母形式的土語文字。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ブ磷遄灾慰h。青海的民和、大通兩縣和甘肅的天祝藏族自治縣也比較集中,其余的則散居在青海的樂都、門源、都蘭、烏蘭、貴德、共和、西寧和甘肅的卓尼、永登、肅南等地。
各地土族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郵票上的土族互助、大通、天祝一帶的土族自稱蒙古爾(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縣的多自稱土昆(意即土人,吐渾音轉),其他地區的自稱土戶家。
附近藏族稱土族為霍爾(對藏北游牧民族的泛稱,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鶻或蒙古族;另說即吐谷渾),漢、回等民族稱之土人、土民。新中國成立后,依據本民族意愿,統一稱為土族
土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沒有系統的文字記載,民間傳說在各部土族中又相互歧異,族源問題至今尚無定論。歸納學術界的說法,大致有蒙古人說、吐谷渾(霍兒人)說、蒙古人與霍兒人融合說、陰山白韃靼說、沙陀突厥說、多源混合說等。
土族源于蒙古人說。土族自稱蒙古爾(蒙古人)或察罕蒙古爾(白蒙古),反映了土族族源與蒙古族的密切關系。在互助縣土族中,廣泛流傳著祖先來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大將格日利特(格熱臺)率部留駐索卜灘(今互助縣境內,意為蒙古灘),不久病死,其部屬留駐下來,以后與當地霍爾人通婚,逐漸繁衍而成土族的傳說。
這種傳說在清代藏文文獻《佑寧寺志》中有明確記載:13世紀初,成吉思汗之部將格日利特率領其部屬到此,現今的霍爾人約為這些人的后裔。格日利特嗣后,化作大力精靈,居住郭隆(佑寧寺之創建者)之山巖上,他對嘉賽活佛(佑寧寺之創建者)顯示了自身著'索呼'(即蒙古)裝束之法相,(嘉賽)因指命(格日利特之幽靈)為那里的土神。1604年,佑寧寺落成時,格日利特被追封為尼達(地方保護神),其銅像被供奉在佑寧寺,所以土族長期以來把他當作本民族的祖先來崇拜。
他們兩個不是兄弟民族,只是當時比較混亂他們的文化比較雷同
土族和裕固族的文化好相似,但是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土族和裕固族 自從先民 到這 兩 個民族 的形成。他們是兩個不同的種族。
不一定,有可能是兩個民族曾經進行過文化的交流
三、陜西耿姓起源?
耿姓最早起源于子姓,屬于以地名為姓。據史書記載,商朝第十四代君王名祖乙,因苦于東南方夷人的侵擾,他將都城由相(今河南內黃)遷到邢(又稱耿)邑,后來的盤庚(商朝第二十代國君)又把都城遷到毫。
邢在古代讀做耿,盤庚遷都后,一部分商朝公族沒有跟隨南遷,仍然留在邢邑。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為自己的姓氏,后來為了與讀音Xíng的邢姓相區別,將這個姓的寫法改做耿,稱耿姓,他們尊祖乙為其得姓始祖。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
?
①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商代末年有一個耿國(今陜西省龍門縣南),周朝建立后耿國滅亡,耿國子孫奔楚為大夫,以國為氏,稱耿氏。
②周朝時,皇室將同姓人封于耿,又為諸侯國(即耿國);春秋時,耿國被晉國滅掉,原耿國公族多以原國名“耿”作為自己的姓氏,成為耿氏的一支,這也是耿姓起源和來歷之一。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
①清高麗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清滿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陽;
③裕固族各爾格茲氏漢姓為耿;
④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今滿、蒙古、土家、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四、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讀音分別是什么?怎么讀?謝謝了. 例如:漢:han四聲;滿:man三聲
漢族3 蒙古族 3回族 2藏族 4維吾爾族 2苗族2 彝族 2壯族4 布依族4 朝鮮族2 滿族3 侗族2 瑤族2 白族2 土家族 3哈尼族1 哈薩克族 1傣族3 黎族2 僳僳族 佤族3 畬族
仡佬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錫伯族 基諾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鄂溫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爾族 獨龍族 鄂倫春族 大陸高山族 門巴族 珞巴族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