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滿族主要聚集的省區(簡稱)
滿族主要聚集地的省區簡稱為黑、吉、遼、冀、京。
滿族人口分布于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擴展資料:
根據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的人口數量為1041.0585萬人,約占中國人口的0.77%,少數民族人口的9.28%。省級行政區中,遼寧與河北的滿族人口超過百萬。
其中遼寧省有滿族533.6895萬人,占滿族人口的51.26%,占遼寧省人口的12.20%,為滿族人口的主要集中之地;河北省有滿族211.8711萬人,占滿族人口的20.35%,占河北省少數民族人口的70.80%。
吉林、黑龍江、內蒙和北京的滿族人口超過十萬;天津、河南等17個省級行政區各有數萬;安徽、福建等7個省級行政區各有數千;西藏自治區的滿族人口最少,為153人。
在遼寧、河北、黑龍江和北京,滿族為第一大少數民族。尤其在遼寧、河北、黑龍江三省,滿族占當地少數民族的比例超過50%;在吉林、內蒙、天津、寧夏、陜西與山西,滿族為第二大少數民族;在河南、山東與安徽則位列第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滿族
滿族居住在遼寧省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主要聚居區已建立岫巖、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還有若干個滿族鄉。
新中國成立后,滿族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當家作主,享受民族平等的權利。在一些滿族散居的地區,滿族也與其他少數民族聯合成立民族鄉,如1982年貴州畢節地區黔西、大方、金沙三縣,成立了苗族彝族滿族和苗族滿族等6個民族鄉。
滿文作為一種官方文字,在清代長期使用,一度成為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的文字,今天東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漢語中,還保留有大量的滿語語音和詞匯。留居于全國各地的駐防旗人后裔,多操摻雜著當地語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個個的“方言島”。
擴展資料:
特點:
入關以后,滿漢服裝逐漸趨于一致,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而女子旗袍歷經演變,現已成為我國傳統女裝的代表。
滿族食品也極富特色,歷來有“滿點漢菜”之說。最能代表滿、漢族飲食文化交融的莫過于“滿漢全席”。其菜肴選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著滿族特色。
滿族蓋房多開南窗和西窗,冬暖夏涼。
滿族舊時婚姻重視門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齡女。這與旗內男子當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關。
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少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別,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狀,女人雙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滿族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其中居住在遼寧、河北、吉林、黑龍江四省的人口最多,占滿族總人口的80%以上,此外,北京、吉林、內蒙古、黑龍江的滿族人口均在100萬左右。[3] 滿族的主要聚居區為伊通、新賓、清原、本溪、岫巖、寬甸、桓仁、寬城、豐寧、青龍等10個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的城市鳳城市和北鎮市,以及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貴州、安徽等地建立了300余個滿族鄉。
滿族主要聚集的省區(簡稱):黑、吉、遼、冀、京。
在遼寧的為最多,遼寧省簡稱遼
二、滿族在東北哪里分布最多
滿族,原稱滿洲族,之前亦稱為滿民、滿人等,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滿族散居中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
遼寧省內比較多!
三、北京的滿族人多嗎
在少數民族人口中,滿族人口是最多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資料表明,北京市少數民族人口80.1萬,占全市總人口4.1%。千人以上少數民族有21個,其中滿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土家族、壯族、苗族超過萬人。
滿族人口最多,為33.6萬人,占41.9%。在兩次普查期間,在京居住的少數民族人口中增長幅度較大的分別是滿族增加了8.57萬人;回族增加了1.33萬人;蒙古族增加了3.92萬人;朝鮮族增加了1.70萬人;土家族增加了1.52萬人;苗族增加了0.766萬人。
擴展資料:
北京少數民族人口分布(第六次人口普查)
北京市少數民族人口分布仍呈現“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表現在農村相對集中在傳統的民族村落,城市主要分布在環城市中心地帶。而由于拆遷改造,原有的城市聚居點逐漸分散,農村拆遷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民族聚居區,散雜居特征日益明顯。全市16個區縣都有少數民族居住和生活。
普查數據顯示,北京市的任意一個區縣都至少有30個以上的民族。其中,朝陽區和海淀區有55個少數民族,東城、西城、豐臺、昌平、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大興等9個區有40個以上的少數民族,這在全國其他城市是少見的。城近郊區是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地區。
普查數據顯示,居住在城六區的少數民族人口為49.1萬人,占在京居住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61.3%。在全市16個區縣中,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分布最多的四個區縣都集中在城近郊區,分別是朝陽區14.03萬人、海淀區13.45萬人、西城區7.87萬人、豐臺區7.18萬人。
參考資料來源: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的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人。其中遼寧有滿族533.6895萬人,河北有滿族211.8711萬人,吉林有滿族110萬人,黑龍江有滿族74.8020萬人,北京、內蒙古等地的滿族人口均在30萬以上,100萬以下;河南、天津等17個省級行政區滿族人口均在1萬以上,10萬人以下;安徽、福建等8個省級行政區滿族人口均在千人以上,萬人以下;西藏自治區有7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