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特產是什么?
大理特產食品:果脯(話梅,雕梅之類)、乳扇、漾濞核桃、黃燜雞、生皮、卷粉、米線、餌絲、喜洲粑粑等等啦;物品:大理石制品、蘭花、茶花、木雕、銀器、扎染等等。大理好吃有: 一、大理古城片區;油粉,以古城內青石橋的油粉最佳。涼蝦,用米粉和石灰做成,配上玫瑰糖稀,即玫瑰涼蝦。卷粉,也是米粉做的,夏天吃起來涼兮兮的。還有五華樓附近的手搓餌塊,有甜咸味可選。古城小吃主要集中在電影院、五華樓、洋人街附近。菜系:海菜芋頭湯、砂鍋魚,白族特色菜生皮,賓川縣海稍魚、附子燉豬腳、黑皮。 二、縣份小吃:1.洱源縣,梅子各種品類,以古城趙記梅子最好;鄧川鎮乳扇,可以油煎、烤吃,還可以沾白糖生吃。2.彌渡縣:地方特制的彌渡卷蹄、蜜餞。3.巍山縣:當地人自己釀造的木瓜醋,還有冬瓜、木瓜、藍莓、李子蜜餞。3.云龍縣的千年白族村諾鄧火腿。4.漾濞縣的鍋巴油粉。5.永平縣的黃燜雞。 三、大理各地還盛產野生菌:松茸、牛肝菌、雞樅菌、見手青(地方叫的,因為此菌子被手摸后變青色,但是炒吃最佳)。
二、這幾個美了千年的古鎮,值得你用心去旅行
放慢腳步,感受慢生活,在被歲月雕刻的古鎮里享受靜謐的時光,找個時間行走在 歷史 沉淀的石板路上……
云南
諾鄧古村 古老而隱蔽的村落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段關于云南諾鄧火腿內容的播出,讓諾鄧火腿瞬間名聲大噪,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到諾鄧這個古村。諾鄧是古老而隱蔽的,它坐落在大山里依山而建,一個有著上千年 歷史 的白族古村落,其出產的鹽質量而聞名于世,在古時候“鹽馬古道”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諾鄧村不大,一兩個小時足以走完,難能可貴的是村中安靜閑適。 歷史 的沉淀,而非刻意的復古,難得感受這樣的氣息,在諾鄧村里古道上慢慢游走,可以看見張貼著的寫得蒼勁有力的對聯和頗有才氣的詩詞,這個小小的村子里,蘊藏著一種歷久彌新的儒雅之氣。諾鄧雖為山村,卻建有孔廟,村民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祭孔典禮,可見這里的人們對文化的敬仰。
沙溪 一個有故事的千年古鎮
沙溪古鎮,曾經是云南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小集市,歷經漫長的歲月變遷,如今依然保留著古老的樣貌,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千百年來,那些寫滿歲月滄桑的古建筑群落,一條條被騾馬踩得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透漏著古樸與幾分神秘。如今,寺登街是一個集寺廟、戲臺、商鋪、馬店、巷道、寨門于一身的古集市,四方街是寺登街的經貿中心,這里白天的時候熱鬧非凡,有古戲臺,有興教寺,無論是當地人還是旅人,到了這里都不再匆忙,找個小店喝喝茶看看書,歲月靜好。
雙廊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雙廊鎮位于大理市的東北端、洱海的東北岸,是云南省省級 歷史 文化名鎮,被稱為“蒼海風光第一鎮”。 擁有“風、花、雪、月”之妙景 ,雙廊在洱源縣東南和洱海的東岸,古名拴廊,一名良甸村。雙廊南有長約7公里的弧形海岸,名蓮花曲,清代以后將拴廊改為雙廊。 在雙廊,街道上有一排排的小攤,攤主都是白族婦女,她們賣的東西有瓶瓶罐罐的涼粉、支油鍋賣煎魚、木瓜水,還有很多煮菱角、泡梅子、炸乳扇之類的小零食。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種悠閑的感覺,而洱海邊的云又是非一般的漂亮,在這小漁村享受與世無爭的安寧與恬靜。
束河 簡單古樸的小城
束河古鎮,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后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束河古鎮依山傍水,屋舍錯落有致,巷道間流水潺潺,環境古樸而清幽。如果你想尋找一方凈土,就鼓足勇氣,選擇出發吧
2、文字和圖片之間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
三、我的家鄉諾鄧 作文
家鄉諾鄧,坐落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城以北的山谷里。諾鄧兩千多年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它燦爛的建筑文化藝術,直至今日還較完整地保留了山地白族原生態文化。走進諾鄧,猶如在解讀一本鮮活的史書。
沿著山澗邊的水泥大道,漸漸入山。諾鄧古村的全貌就映入你的眼簾,一座座房子挨挨擠擠,但又排列有序地從山腳到山腰直至山頂。山谷中不時灑落著微雨涂濃了的莊稼的綠色,纏繞在山腰上淡淡的云霧似乎舍不得離開。旁邊地里的莊稼給山野增添了鮮明的色彩。峰巒疊翠,碧波瀲滟,空氣清新,原始古樸的民俗、建筑風格的迥異,使整個村莊散落在風光秀麗的青山綠水之間,猶如世外桃園。諾鄧古建筑院落是目前國內罕見的、保留完整的傳統建筑群落。建筑式樣有“四合院”、“一顆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布局。建筑依山而建,構思奇巧多變,無論是四合院,還是三坊一照壁的結構,平面組合都巧妙地結合山形地勢特征,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千年的古村落,宛如一個動態的博物館,從不同角度記錄了千百年來的大理,乃至云南地區在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民俗方面的歷史進程。
諾鄧人并不富裕,但是他們在精神上積極而順應天命。在看似沉悶的村居生活中,他們自有點綴生活的樂趣。曾幾何時,繁榮的鹽業經濟時代給諾鄧人帶來鼎盛時期,而今天看似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又讓諾鄧人心中產生了巨大落差。但他們始終用最樸素典雅的方式面對生活:耕田割草、劈柴喂馬,年復一年的勞作。
朋友們,如果你想了解諾鄧千年白族民居的悠久歷史,感受鹽井文化的淵源傳承,觀賞那民間收藏的古董和繁榮多年的古村,那您就趕快來吧!淳樸好客的諾鄧人隨時歡迎您的到來。